MINFA NEWS

民發信息

世界城十年故事繪:家在心中,城在夢裏

發布時間:

2019-08-05

作者:

來源:


  2009-2019,這十年是城市東進的十年,是廣場東片區巨變的十年,更是我們向美好生活不斷邁進的十年。為此,民發世界城策劃了『十年故事繪』系列訪談,分享平凡而有溫度的業主故事。
——編者按
 
  “年輕時也曾去到過很多的城市,但此生最為眷戀的,一定是自己的那個家。對於劉阿姨和他的老伴兒而言,民發·世界城,是一個動人的名字。”本期人物——劉愛華,民發世界城一期匯景園業主。
 
民發
▲民發世界城一期匯景園實景圖
 
  劉阿姨和老伴兒退休在家,平時照顧照顧孫女,鍛煉鍛煉身體,生活過的是舒適自在。說起當初看中了民發·世界城,阿姨和老伴滿臉得意地打開了話夾。“我是2016年搬到世界城的,那時候很多親戚買了世界城,我便在世界城購置了一套二手住宅。當時還是從市區搬過來的,現在這裏就是市區,生活上班都很方便。”
 
  普通人之於城市的感知,可能就是“曾經的老火車站翻新了,路過時進去看了看,挺敞亮的”,“兒子結婚,要房子,2015年終於在漢江邊置了新房”這之類的。襄陽城市東進,越來越多人看好這邊的擴展。在世界城買房置業,不僅圓了許多人的城市夢,更是給數萬世界城業主一個家,同這個城市的偉大建設者一樣,在這片土地上如火如荼地生活,本身就是在以一種自我的方式,推進着這個城市的變革。
 
民發
▲民發世界城實景圖
 
  時代的腳步匆匆,城市的光影投射到人們心底,最終映照出最為細微的模樣。如果要問時代的變遷在哪裏,似乎往往需要去人心裏找;如果要問城市的變革在哪裏,似乎也往往需要聆聽人心底的聲音。作為這座城最大的感受者,在他們心中,民發世界城是一個動人的名字。因為有城,有家,才有那光陰下的許多故事。
 
  “我們一家住在世界城,真的很舒服,家的感覺特別足。每天我下樓遛彎,就感覺小區特別大,住在這裏真的很幸福。”
 
民發
 
  何為家?家是永遠的牽掛,是母親的身體,父親的白發;是幼兒的學步,蹒跚的長大。家也是千裏的奔波,是春節的歸家,也是節後的返程,是離家越來越近的情怯,也是揮別家鄉那一剎那的情動。任歲月如歌,任人世漂泊,家,始終是一個人栖息停靠的港灣。
 
民發
▲長征東路橋實景圖
 
  何為城?城是生命的註腳,是“姓許名仙字翰文,祖籍錢塘有家門”,也是“草綠花開山鳥鳴,馬前便是襄陽城”。
 
  城還是人生的底色,吃牛肉面要配黃酒,晚上喝粥要有大頭菜,北街一到節假日人便很多,每到夜裏漢江邊上少不了垂钓者,火車站這些年在那些襄陽人離別的照片裏沒少出鏡,離家千裏始終不忘自己是襄陽的娃子呦。任人生變幻,任江天流轉,城,始終是一個人栖居靈魂的場所。城是襄陽城,家住世界裏,十年光陰荏苒,不老與常新的,何止是青山。
 
  “那天從星悅裏經銷中心過,我便進去看了看,世界城現在肯定是今非昔比,我身邊有親戚好友要置業,我也會首先想到星悅裏。”
 
民發
 
  數千年前,我們的祖先建造屋舍、搭建園林、修築宮殿,也圍起城墻,方才有家有城有天下。數千年後,現代的我們遵循古製,依山而建,傍水而居,也立興家國,於城中於家中胸懷天下。循自祖先的家國情懷,人居之夢,從未斷絕;利於人居的山水相伴、家國相隨,從未消漠。
 
民發
▲民發·星悅裏經銷中心實景圖
  
  我們目下廣袤的國土,是“坐地日行八萬裏,巡天遙看一千河”,也是“西來漢水侵山根,舟人雲此是鹿門”。我們心中無限的思念,是大姨嫁陜二姨蘇,再無十世老成都,也是一江春水穿城過,十裏青山半入城。任寒來暑往,任秋收冬藏,居所,始終是一個人感念四時的所在。世界城十年步履,悅享其成星悅裏,來了!時間和空間交叠,人物與故事交匯,青山在,城不老,人依舊,更美好的圖景,也便在不遠處。
 
民發
▲民發·星悅裏效果圖
 
 
 
 

民發實業集團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· 營業執照 · 技藝幫助

顧客效勞專線

400-0710-990